麻疹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结膜充血、口腔黏膜斑及全身红色斑丘疹。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麻疹初期表现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9至40℃,通常持续3至5天。发热前驱期伴随乏力、食欲减退,体温骤升可能引发寒战。发热与病毒血症相关,随着皮疹出现体温逐渐下降。
2.咳嗽流涕:上呼吸道症状显著,表现为阵发性干咳、鼻塞及清水样鼻涕。黏膜炎症反应导致咽部充血,婴幼儿可能出现喉头水肿。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但进展更快且程度更重。
3.结膜充血:眼部症状包括畏光、流泪及球结膜弥漫性充血。眼睑水肿常见,严重者可能出现结膜下出血。病毒直接侵袭眼结膜导致炎症,需避免强光刺激以减轻不适。
4.口腔黏膜斑:发病2至3天后,双侧颊黏膜出现针尖大小灰白色斑点,周围绕以红晕。此特征称为科氏斑,是麻疹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斑点持续1至2天后随皮疹出现逐渐消失。
5.全身红色斑丘疹:发热3至4天后,耳后、发际线处出现玫瑰色斑丘疹,逐渐蔓延至躯干四肢。皮疹压之褪色,可融合成片,消退后遗留糠麸样脱屑。皮疹出现标志病情进入高峰期。
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隔离并就医,避免接触未接种疫苗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补充水分以防脱水。皮疹瘙痒时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密切观察体温变化,警惕肺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