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尿检结果可通过白细胞酯酶阳性、亚硝酸盐阳性、尿沉渣镜检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培养阳性、尿液外观浑浊或带血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白细胞酯酶阳性:白细胞酯酶是中性粒细胞释放的酶类物质,其阳性结果提示尿液中存在大量白细胞,通常与泌尿系统感染相关。膀胱炎患者因黏膜炎症反应,尿液中白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检测试纸会呈现明显变色反应。该指标灵敏度较高但需结合其他结果综合判断。
2.亚硝酸盐阳性:某些细菌能将尿液中的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常见于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引起的膀胱炎,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因部分细菌无硝酸盐还原能力或尿液停留膀胱时间不足。
3.尿沉渣镜检白细胞增多:每高倍视野下白细胞超过5个即为异常,膀胱炎患者通常可见成簇白细胞或脓细胞。镜检能直观反映炎症程度,同时可发现上皮细胞增多,提示膀胱黏膜损伤。
4.尿细菌培养阳性: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数≥10⁵CFU/ml可确诊细菌性膀胱炎。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为治疗提供依据。但需注意采样规范,避免污染导致假阳性。
5.尿液外观浑浊或带血:炎症导致尿液中混入白细胞、细菌、脱落黏膜组织,使尿液呈云雾状;血尿则因膀胱黏膜充血破裂所致。肉眼观察可辅助判断,但需与结晶尿、血红蛋白尿等鉴别。
尿检前应避免大量饮水稀释尿液,留取清洁中段尿并及时送检。女性避开月经期采样,防止阴道分泌物干扰结果。若检测异常但无症状,需复查排除假阳性。治疗期间定期监测尿检指标变化,评估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