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溶血症是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性溶血反应,主要发生在母亲O型血而胎儿A型或B型血的情况下。多数患儿症状较轻,表现为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贫血,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等并发症,但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ABO溶血症的发生与母体产生的抗A或抗B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有关。这些抗体会破坏胎儿的红细胞,导致溶血。轻度溶血仅表现为生理性黄疸加重,通过蓝光照射治疗即可缓解。中度溶血需配合输注白蛋白或免疫球蛋白降低胆红素水平。重度溶血罕见,可能出现苍白、水肿等贫血危象,需换血治疗防止核黄疸。随着新生儿筛查和产前抗体效价监测的普及,严重病例已大幅减少。
孕期发现母体抗A/B抗体效价升高时,需加强胎儿监测,通过B超评估有无胎儿水肿。分娩后立即检测新生儿血型、胆红素及血红蛋白水平,O型血产妇分娩的A/B型新生儿应列为重点观察对象。母乳喂养不会加重溶血,但需确保黄疸值安全范围。若出现嗜睡、拒奶等神经症状提示胆红素脑病风险,需紧急就医。规范管理的ABO溶血症患儿通常不留后遗症,远期生长发育与正常儿童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