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主要由大肠埃希菌引起,这种细菌占所有病例的70%-90%。其他常见病原体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变形杆菌、粪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通过尿道进入泌尿系统,在膀胱或肾脏中繁殖,导致感染症状。
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与细菌的黏附能力密切相关。大肠埃希菌表面具有特殊的菌毛结构,能够牢固附着在泌尿道上皮细胞,避免被尿液冲刷排出。免疫力低下、尿路梗阻或导尿管使用等因素会增加感染风险。女性由于尿道较短,细菌更容易上行至膀胱,因此发病率高于男性。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疼痛,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或腰痛。诊断需结合尿常规检查和尿培养,以明确病原体类型及药物敏感性。
预防尿路感染需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女性排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多饮水有助于稀释尿液并促进细菌排出,减少膀胱内细菌滞留。避免长时间憋尿,性行为后及时排尿可降低感染风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减少细菌滋生环境。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擅自停药。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需进一步检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其他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