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可以由变形杆菌引发,但并非所有情况都由该细菌导致。变形杆菌是常见的尿路感染病原体之一,尤其在复杂性尿路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中较为多见。其他细菌如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葡萄球菌等也可能成为致病菌,具体病原体需通过尿培养确定。
尿路感染的病因多样,变形杆菌感染多见于特定人群或条件下。该菌属于条件致病菌,通常存在于肠道中,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留置导尿管时,可能上行至尿道引发感染。变形杆菌具有尿素酶分解能力,易导致尿液碱化并形成磷酸铵镁结晶,与结石发生密切相关。相比大肠埃希菌引起的单纯性尿路感染,变形杆菌感染更常见于合并尿路梗阻、糖尿病或长期卧床的患者。诊断需结合尿常规、尿培养及药敏试验,因该菌对部分抗生素天然耐药,准确识别对治疗至关重要。
预防变形杆菌尿路感染需注重导尿管规范护理,避免不必要的留置。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结石患者应积极处理原发病。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治疗期间需足疗程用药,即使症状缓解也不可随意停药。反复感染者建议进行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排除解剖结构异常。日常保持充足饮水、避免憋尿等习惯可降低整体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