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的症状包括局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神经功能障碍、脊柱变形、肌肉痉挛。具体分析如下:
1.局部剧烈疼痛:脊柱骨折后受伤部位会出现持续性锐痛或钝痛,尤其在活动或按压时加剧。疼痛可能向周围放射,胸腰椎骨折可能伴随肋间神经痛。骨折处因椎体稳定性破坏,轻微移动即可引发难以忍受的痛感,需保持制动以减轻症状。
2.活动受限:脊柱作为躯干支撑结构,骨折后患者常无法正常弯腰、转身或直立。颈椎骨折可能导致头部固定,胸腰椎骨折则影响坐起或行走。活动受限与骨折严重程度相关,需通过影像学评估椎体压缩或移位情况。
3.神经功能障碍:骨折碎片或椎体移位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甚至瘫痪。胸椎以下骨折可能影响大小便功能,高位颈椎骨折可能危及呼吸。神经症状需紧急处理以避免不可逆损伤。
4.脊柱变形:椎体压缩或脱位可导致脊柱后凸、侧弯等畸形,体表可见局部隆起或凹陷。严重变形可能伴随身高缩短,长期未治疗可能加重脊柱力学失衡。临床通过触诊和影像学确认变形程度。
5.肌肉痉挛:骨折周围肌肉因保护性反应出现持续性痉挛,表现为僵硬或抽搐。痉挛可能加剧疼痛并限制血液循环,需通过药物或物理手段缓解。长期痉挛可能引发继发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出现脊柱骨折症状时应立即平卧制动,避免随意搬动或自行调整体位。及时就医完善影像检查,排除脊髓损伤风险。康复期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