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本身通常不会危及生命,但需要及时就医评估病因和严重程度。面瘫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类,中枢性面瘫可能由脑卒中、肿瘤等严重疾病引起,而周围性面瘫如贝尔氏麻痹多与病毒感染或局部炎症相关。及时区分类型对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面瘫的主要风险在于潜在病因和并发症。中枢性面瘫若由脑卒中引起,可能伴随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需紧急处理。周围性面瘫虽多数预后良好,但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面部肌肉萎缩、联动运动或长期表情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角膜暴露性损伤,因眼睑闭合不全导致干燥或感染。恢复期长短因人而异,约70%-80%的贝尔氏麻痹患者可在数周至半年内自愈,但高龄、糖尿病或完全性瘫痪者恢复较慢。
面瘫患者需避免自行用药或延误就医。发病72小时内是激素和抗病毒治疗的黄金窗口期。日常需保护患侧眼睛,使用人工泪液和眼罩防止角膜损伤。避免冷风直吹面部,可配合热敷和轻柔按摩。康复阶段需遵医嘱进行面部肌肉训练,如皱眉、鼓腮等动作。若伴随剧烈头痛、呕吐或肢体无力,需立即排查脑血管意外。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高血压患者监测血压。定期复诊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必要时通过肌电图跟踪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