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的湿度要求通常控制在45%-65%之间。这一范围既能保证中药材的干燥性,避免受潮霉变,又能防止过度干燥导致药材脆裂或有效成分流失。湿度调控是中药储存的核心环节之一,直接影响药材质量和药效稳定性。
中药房湿度管理需结合环境与药材特性调整。南方潮湿地区需加强除湿措施,如配备除湿机或放置生石灰吸潮;北方干燥区域则需适当增湿,如使用加湿器或定期洒水。不同药材对湿度敏感度不同,例如根茎类药材易吸潮,需密封保存;花叶类药材易失水,需避免过度干燥。药房应配备温湿度计实时监测,并记录数据以便追溯。空调、通风系统也需定期维护,确保空气流通均匀。
湿度管理需注意细节。药材堆放需离墙离地,避免墙体返潮影响;货架建议采用不锈钢材质,减少锈蚀风险。梅雨季节或连续阴雨天需增加检查频次,发现霉变药材立即隔离处理。电子除湿设备需远离药材存放区,避免电路安全隐患。人员进出药房需随手关门,减少外界湿气侵入。定期培训工作人员掌握湿度调控技能,提升仓储管理水平。药监部门检查时,湿度记录是重点核查项目,需确保数据真实完整。特殊贵重药材可单独配置恒湿柜储存,进一步降低变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