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脊椎炎会出现疼痛和僵硬、活动受限、疲劳和乏力、脊柱变形、关节肿胀等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和僵硬:脊椎炎早期症状以腰背部或颈部疼痛为主,疼痛感多为钝痛或酸痛,夜间或久坐后加重。晨起时脊柱僵硬明显,活动后缓解,持续时间可能超过30分钟。随着病情发展,疼痛可能向臀部或下肢放射,严重时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
2.活动受限:炎症导致脊柱关节及周围组织粘连,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患者可能出现弯腰、转身困难,甚至无法完成仰头、侧身等动作。髋关节或肩关节受累时,步行或抬手等基础动作也会受限,晚期可能出现脊柱强直。
3.疲劳和乏力:慢性炎症持续消耗体能,患者常感到异常疲倦,即使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乏力可能伴随低热、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与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有关,体能下降进一步影响生活质量。
4.脊柱变形:疾病进展后,椎体边缘受侵蚀并发生骨性融合,导致脊柱生理曲度改变。常见表现为驼背或腰椎前凸消失,严重时颈椎僵直迫使头部前倾。变形可能压迫胸腔或盆腔脏器,引发呼吸困难或消化功能障碍。
5.关节肿胀:除脊柱外,四肢关节也可能受累,尤其是膝关节、踝关节等。关节腔内积液导致肿胀,皮肤发红发热,触痛明显。肿胀反复发作可能破坏软骨,最终造成关节畸形。
脊椎炎需早期干预以延缓病情,避免受凉或过度劳累,保持适度运动维持关节灵活性。饮食宜清淡且营养均衡,定期复查评估炎症指标和脊柱功能。疼痛发作时可通过热敷或药物缓解,但需严格遵循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