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余炭的服用方法通常为内服,具体用量和方式需遵医嘱。作为一味中药,血余炭由人发煅烧而成,具有收敛止血、化瘀利尿等功效,临床多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等出血症状。
血余炭可研末冲服或入丸散,常规用量为3-9克。研末后可直接用温水送服,或配伍其他药物制成复方。例如,治疗崩漏可配伍茜草、侧柏叶;治疗尿血常与滑石、白茅根同用。煎剂中使用时需包煎,避免药液浑浊。血余炭炭化后质地轻浮,单独煎煮易漂浮水面,影响药效析出,故建议装入纱布袋再煎煮。外用时可将粉末撒敷患处,用于外伤出血或溃疡不敛。
使用血余炭需注意辨证施治,阴虚血热者慎用,避免加重症状。过量服用可能引起胃肠不适,如恶心、腹胀。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孕妇及过敏体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血余炭需密封保存,防潮防霉变。若与其他西药同服,建议间隔2小时以上,减少相互作用。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就医。血余炭为炭类药材,长期服用可能影响消化功能,疗程需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