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形虫感染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感染后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引发严重并发症。致病特点取决于宿主免疫状态,免疫功能正常者多呈隐性感染,而免疫缺陷者可能出现致命性损害。
弓形虫感染主要通过摄入未煮熟的污染肉类、接触猫粪或母婴传播。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后通常无症状,少数出现淋巴结肿大、低热等自限性表现。但孕妇首次感染可能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胎,尤其在妊娠早期感染风险更高。免疫功能低下者,如艾滋病患者或器官移植受者,弓形虫可重新激活,引发脑炎、视网膜脉络膜炎等严重病变,甚至危及生命。弓形虫的致病机制与其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破坏组织及引发炎症反应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和眼部是常见靶器官。
预防弓形虫感染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生食或半生肉类,处理生肉后彻底清洁双手。孕妇应避免接触猫砂盆,园艺时佩戴手套。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定期筛查抗体,必要时进行预防性治疗。诊断依赖血清学检测或PCR技术,治疗以磺胺类药物联合乙胺嘧啶为主,但妊娠期用药需谨慎评估风险。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尤其对高危人群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