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遗症的中药处方需根据具体证型辨证施治,常见方剂包括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等。这些方剂针对气虚血瘀、肝阳上亢、风痰阻络等不同病机,通过益气活血、平肝潜阳、化痰通络等作用改善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
补阳还五汤以黄芪为君药,配伍当归、赤芍、地龙等,适用于气虚血瘀型后遗症,表现为乏力、舌淡紫。镇肝熄风汤重用牛膝、代赭石,辅以龙骨、牡蛎,针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烦躁易怒。天麻钩藤饮以天麻、钩藤为主,搭配石决明、栀子,适合肝风内动兼有热象者。痰湿较重者可选用温胆汤加减,肢体拘挛明显者常加入全蝎、蜈蚣等虫类药增强通络效果。现代临床常结合针灸、康复训练综合治疗,提升疗效。
使用中药处方需严格遵循中医辨证,避免自行套用。部分虫类药如蜈蚣有毒,需控制剂量;黄芪等补益药可能引起腹胀,湿热体质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监测血压及肝肾功能。若出现皮肤过敏或消化道不适,立即停药并就医。中风后遗症疗程较长,需定期复诊调整方剂,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如低盐饮食、适度运动,避免情绪激动以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