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叶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杀虫止痒等功效,在传统医学中常用于治疗皮肤疾病、风湿疼痛及肠道寄生虫感染等问题。
桃叶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及有机酸,这些成分赋予其药理作用。在中医理论中,桃叶性凉,味苦,归肝、脾经,能够清热利湿,常用于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瘙痒症状的缓解。桃叶捣碎外敷可减轻蚊虫叮咬或疮疡肿痛,煎水熏洗对风湿关节痛也有辅助效果。民间验方中,桃叶煮水饮用还被用于驱除蛔虫、蛲虫等肠道寄生虫。现代桃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作用,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验证。
使用桃叶时需注意其潜在刺激性,部分人群可能对桃叶过敏,外敷或内服前应进行小范围测试。孕妇及体质虚寒者慎用,避免加重身体不适。桃叶不宜长期或过量服用,以免引起胃肠道反应。采集桃叶时应确保无农药污染,新鲜叶片需洗净后再加工。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传统用法虽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具体治疗仍需结合现代医学诊断,不可完全替代正规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