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可以用于治疗小便不利。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改善膀胱功能,对排尿障碍有一定疗效。临床常用于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或产后尿潴留等引起的小便不畅。
针灸治疗小便不利主要选取关元、中极、三阴交等穴位。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属任脉,可温补肾阳、促进气化;中极穴在脐下四寸,为膀胱募穴,直接调节膀胱功能;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汇处,能通调下焦水液代谢。实证配阴陵泉、膀胱俞以清热利湿,虚证加灸气海、肾俞以补益脾肾。操作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30分钟,部分患者配合电针或艾灸增强效果。
针灸治疗需排除尿道结石、肿瘤等器质性疾病。孕妇慎用腹部穴位,糖尿病患者注意防止感染。治疗期间避免憋尿、久坐,适量饮用温水促进代谢。若出现血尿、发热或症状持续加重,需及时就医检查。针灸疗程通常为10-15次,慢性患者可间隔2-3天施针,急性尿潴留需配合导尿等应急处理。个体差异较大,疗效与病因、体质密切相关,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