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时,耳尖穴或大椎穴放血可以辅助退热。这两个穴位是中医常用的放血退热部位,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气血流通,帮助散热降温。耳尖穴位于耳廓上方的尖端处,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放血操作需由专业中医师进行。
中医理论认为,放血疗法通过排出少量血液,能够泄热解毒、疏通经络。发烧多由外感邪气或体内热毒壅盛引起,耳尖穴放血可清泄头面之热,大椎穴为督脉要穴,放血能疏散阳经郁热。操作时需用消毒后的三棱针快速点刺,挤出数滴血液即可。现代研究也表明,放血可调节免疫反应,抑制炎症因子释放,从而缓解发热症状。但需注意,放血退热适用于实热证,如高热、面赤、脉洪大等症状,虚寒体质或低热者不宜使用。
放血退热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避免感染。体质虚弱、贫血、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此法。放血量不宜过多,通常几滴即可,过度放血可能导致气血耗伤。若发烧持续不退或伴有严重症状,如抽搐、意识模糊,需及时就医,不可仅依赖放血疗法。孕妇、儿童及老年人应谨慎使用,最好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放血后需保持针孔清洁,避免碰水,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以防热邪复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