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拔罐常选穴位包括风池穴、肩井穴、大椎穴、天宗穴、颈夹脊穴。具体分析如下:
1.风池穴:位于枕骨下方两侧凹陷处,属足少阳胆经。拔罐可缓解头痛眩晕、颈项强直,改善局部气血循环。操作时需注意避开动脉血管,避免过度负压导致皮下出血。该穴位深层有枕大神经,刺激过度易引发头晕。
2.肩井穴:在肩峰与大椎连线中点,属足少阳胆经。拔罐有助于舒缓肩背酸痛、上肢麻木。此处肌肉较厚,需控制拔罐时间以防皮肤破损。肩井穴与肺部相邻,过度刺激可能引起气闷。
3.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为督脉要穴。拔罐可解表散寒,缓解颈椎僵硬。此处骨骼凸起,需选择小号罐具避免漏气。大椎穴拔罐后需防风保暖,以免寒邪入侵。
4.天宗穴: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属手太阳小肠经。拔罐能改善肩颈劳损、上肢活动受限。此处肌肉丰厚,适合留罐5-10分钟。天宗穴深层有肩胛上神经,操作不当可能加重疼痛。
5.颈夹脊穴:颈椎棘突旁开0.5寸,共7对。拔罐可针对性调节颈椎病变,缓解神经压迫症状。需沿脊柱两侧对称操作,避免偏离穴位。颈夹脊穴靠近椎动脉,力度过大易导致眩晕。
拔罐前需确认皮肤无破损或炎症,空腹或疲劳状态下不宜操作。拔罐后避免立即接触冷水,局部出现淤血属正常现象,若持续不退需就医。罐具使用前后应消毒,同一部位反复拔罐需间隔3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