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症状包括关节疼痛且活动后加重、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关节肿胀伴有局部发热感、活动时关节摩擦音或咔嗒声、关节变形及活动受限。具体分析如下:
1.关节疼痛且活动后加重:疼痛是骨关节炎最常见的症状,初期表现为间歇性隐痛,随病情进展转为持续性疼痛。疼痛多在关节负重或活动时加剧,休息后可缓解,与关节软骨磨损及周围软组织炎症有关。夜间疼痛可能因静脉淤血或关节内压力变化而加重。
2.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患者常感到关节僵硬,尤其在早晨起床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后,通常持续数分钟至半小时。僵硬与关节液分泌减少及炎症反应相关,轻微活动后症状可减轻,但过度活动可能再次诱发不适。
3.关节肿胀伴有局部发热感:关节肿胀多因滑膜炎症或积液导致,触诊时可发现关节周围软组织增厚。部分患者伴有局部皮肤温度升高,但通常不伴随全身发热,需与感染性关节炎鉴别。
4.活动时关节摩擦音或咔嗒声:关节面因软骨破坏变得粗糙,活动时产生摩擦感或异常声响。这种症状在膝关节或手指关节较明显,可能伴随轻微疼痛,提示关节结构已发生退行性改变。
5.关节变形及活动受限:晚期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如膝关节内翻或手指赫伯登结节。关节活动范围逐渐缩小,甚至无法完成日常动作,与软骨丧失、骨赘形成及肌肉萎缩密切相关。
骨关节炎患者需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适度运动以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寒冷季节注意保暖,防止症状加重。疼痛明显时可咨询专业医师,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过度推拿。饮食宜均衡,适当补充富含钙质及胶原蛋白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