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氏骨折疼痛可通过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药物镇痛缓解不适、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康复锻炼恢复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冷敷减轻肿胀和疼痛:冷敷是急性期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同时降低神经敏感性,从而减轻疼痛。需注意避免皮肤冻伤,冰袋不可直接接触皮肤,应垫一层纱布或毛巾。
2.固定制动避免二次损伤:骨折后需立即固定患肢,常用石膏或支具限制腕关节活动,防止骨折端移位加重损伤。固定期间避免负重或剧烈运动,减少对骨折部位的刺激,有助于减轻疼痛并促进愈合。固定时间通常为4-6周,需定期复查调整松紧度。
3.药物镇痛缓解不适: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缓解轻中度疼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外用药膏如双氯芬酸钠凝胶也可局部涂抹。药物需遵医嘱使用,避免长期依赖或过量引发胃肠道副作用。
4.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将患肢垫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减少局部充血和水肿,从而缓解胀痛。睡眠时可用枕头支撑手臂,日常活动尽量避免下垂。长期抬高还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5.康复锻炼恢复功能: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腕关节屈伸、旋转等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初期动作应轻柔,逐渐增加强度,配合热敷或按摩改善血液循环。疼痛明显时可暂停锻炼,待缓解后继续。
疼痛缓解期间需保持均衡营养,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修复。避免吸烟饮酒,以免影响愈合。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对位情况。如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麻木、发绀等异常,需及时就医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