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外伤常见症状包括疼痛、出血、听力下降、耳鸣、耳廓变形或肿胀。具体分析如下:
1.疼痛:耳外伤后可能出现剧烈或持续性疼痛,程度因损伤类型而异。钝器撞击可能导致钝痛,锐器伤则引发尖锐刺痛。疼痛范围可能局限于耳部或向周围放射,伴随皮肤红肿或淤血。严重时可能影响咀嚼或头部活动。
2.出血:外耳道或耳廓破损时易发生出血,量少表现为渗血,量大可能提示血管损伤。血液可能从耳道流出或积聚于皮下形成血肿。若伴随脑脊液漏,液体可能呈淡黄色且不易凝固,需紧急处理。
3.听力下降:鼓膜穿孔或中耳结构受损可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表现为耳闷、听音模糊。内耳损伤可能引发感音神经性聋,常伴随眩晕。听力障碍程度与损伤部位和范围直接相关。
4.耳鸣:耳部受创后可能出现蝉鸣样、嗡嗡声等异常听觉,多因内耳毛细胞损伤或神经信号紊乱所致。耳鸣可能短暂存在或持续不缓解,严重时干扰正常生活。
5.耳廓变形或肿胀:外力撞击可能导致耳廓软骨断裂或血肿,表现为局部隆起、皮肤青紫。若未及时处理,血肿机化可造成菜花耳畸形。肿胀还可能压迫外耳道,影响通气。
出现耳外伤后需立即停止活动避免二次损伤,不可自行掏挖或冲洗耳道。出血时用清洁纱布轻压止血,避免仰头导致血液倒流。肿胀初期可冷敷,但禁止热敷或揉搓。听力异常或眩晕需尽快就医,排除颅底骨折等严重情况。保持耳部干燥,遵医嘱使用药物或进行修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