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检查项目包括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关节液检查、体格检查、基因检测。具体分析如下:
1.血液检查:强直性脊柱炎的血液检查主要关注炎症指标和免疫相关指标。常见的项目包括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这些指标升高可能提示疾病活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度贫血,血液检查还可辅助排除其他风湿性疾病。血液检查无法单独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X线可观察骶髂关节和脊柱的骨质变化,如关节间隙狭窄或骨赘形成。磁共振成像能更早发现软组织炎症和骨髓水肿,适用于早期诊断。CT可清晰显示骨质结构,但辐射量较高,需谨慎选择。
3.关节液检查:关节液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其他关节炎类型。通过穿刺抽取关节液,分析其颜色、黏稠度及细胞成分。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节液通常呈炎性改变,但无特异性,需结合临床和其他检查结果判断。该检查在伴有外周关节炎时更有意义。
4.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包括观察姿势、关节活动度及压痛点。常见检查方法如骶髂关节压迫试验、胸廓扩张度测量等,可评估疾病对脊柱和关节的影响。体格检查能初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但需结合客观检查进一步确认。
5.基因检测:基因检测主要检测HLA-B27抗原,约90%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呈阳性。但该基因并非唯一诊断依据,部分健康人群也可能携带。基因检测更多用于辅助诊断,尤其对疑似病例的筛查有一定价值。
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需综合多项检查结果,避免依赖单一指标。早期发现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关节损伤。定期复查可监测疾病活动度,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