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虚是中医术语,指体内阴液不足,导致阴阳失衡的一种病理状态。阴液包括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滋养、濡润脏腑组织的功能。阴液亏虚时,机体失去濡养,虚热内生,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阴虚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长期过度劳累、熬夜、精神紧张会耗伤阴血。饮食不节,如嗜食辛辣燥热食物或过度饮酒,易灼伤阴液。慢性疾病或热病后期,阴液耗损未能及时补充,也会导致阴虚。先天禀赋不足或年老体衰,肾阴渐亏,同样可能引发阴虚。常见症状包括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眩晕耳鸣、失眠多梦等,不同脏腑阴虚表现各有侧重,如肺阴虚多见干咳少痰,肝阴虚常见目干涩、胁痛。
调理阴虚需注重生活方式与饮食调整。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适当增加银耳、百合、山药等滋阴食材。情绪管理也很重要,长期焦虑易加重阴虚火旺。中药调理需辨证施治,如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虚,但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阴虚体质者不宜盲目温补,以免助火伤阴。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