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是检查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与形态、白细胞数量与分类、血小板数量与功能、血红蛋白浓度与携氧能力、血液黏稠度与凝血功能。具体分析如下:
1.红细胞数量与形态:血常规通过测量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反映血液携氧能力及贫血风险。红细胞形态异常可能提示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或慢性疾病,需结合其他指标进一步判断。
2.白细胞数量与分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分类计数可评估免疫状态。数值升高常见于感染或炎症反应,降低可能与免疫功能抑制或药物影响有关。
3.血小板数量与功能:血小板计数反映止血能力,过低易引发出血倾向,过高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功能异常需结合凝血检查明确病因。
4.血红蛋白浓度与携氧能力:血红蛋白水平直接关联贫血诊断,数值下降提示供氧不足,需排查营养缺乏、慢性失血或造血障碍等因素。
5.血液黏稠度与凝血功能:血常规间接提示血液流动状态,结合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可初步判断血栓或出血风险,异常时需进一步检查凝血机制。
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避免饮食干扰结果,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可能影响白细胞计数。近期服用药物需提前告知医生,女性生理期可能轻微改变红细胞相关数值。报告解读应结合临床其他检查,避免孤立判断单一指标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