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疖肿是否自愈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免疫力。轻微疖肿可能自行消退,但严重感染或免疫力较低时需医疗干预。
外耳道疖肿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红肿、疼痛和耳部不适。早期轻微症状可能随免疫系统作用逐渐缓解,无需特殊治疗。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抓挠可促进恢复。若疖肿较大或伴随剧烈疼痛、发热,可能已形成脓肿,需医生处理,如切开引流或抗生素治疗。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感染扩散,甚至引发耳周蜂窝织炎或听力暂时受损。
避免自行挤压疖肿,以免加重感染或导致细菌扩散。游泳或洗头时注意防水,防止耳道潮湿滋生细菌。频繁掏耳可能损伤皮肤屏障,增加感染风险。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反复发作,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若疼痛持续加重、耳周肿胀或出现发热,应立即就诊。合理使用抗生素需遵医嘱,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日常注意耳部卫生,减少刺激性行为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