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消化不良可以通过推拿手法进行调理,常用的穴位包括脾经、大肠经、板门、中脘等,配合摩腹、揉脐等操作,有助于健脾和胃、消食导滞。推拿时需根据具体症状选择穴位和手法,坚持每日操作可有效缓解腹胀、食欲不振等问题。
小儿消化不良多因饮食不当或脾胃虚弱引起,推拿调理以健脾助运为主。操作时可先补脾经,从拇指桡侧边缘向指根方向直推,能增强脾胃功能;清大肠经从虎口向指尖方向推,有助于清利肠腑。接着揉板门穴,位于手掌大鱼际平面,按揉时力度适中,可消食化积。腹部操作以顺时针摩腹为主,配合揉中脘穴,能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若伴有积食发热,可加推天河水,从腕横纹向肘横纹直推,起到清热作用。
推拿调理小儿消化不良需注意手法轻柔,避免用力过猛损伤皮肤。饭后不宜立即推拿,建议在进食后1小时进行。操作前需清洁双手并搓热,防止受凉。推拿介质如爽身粉或精油可减少摩擦,但需选择无刺激成分的产品。若小儿皮肤有破损、炎症或发热超过38.5℃,应暂停推拿并及时就医。推拿期间需配合饮食调整,少食生冷油腻,以稀粥、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长期消化不良或推拿无效者,需进一步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