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确实可能引起肝区疼痛。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负责调节气机运行。当情志不畅、压力过大或长期情绪压抑时,肝的疏泄功能受阻,导致气机郁滞,形成肝气郁结。这种情况下,肝经循行部位可能出现胀痛或隐痛,尤其常见于右胁肋区肝区,疼痛性质多为胀闷感,时轻时重,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
肝气郁结引起的疼痛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胸闷、嗳气、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等。气滞日久可能进一步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瘀,疼痛可能转为刺痛或固定不移。现代医学中,此类症状可能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或自主神经紊乱重叠,但中医更强调整体调理。通过疏肝理气的方法,如服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方剂,或配合针灸太冲、期门等穴位,可缓解症状。情绪调节和适度运动也有助于气机通畅。
肝区疼痛并非均由肝气郁结引起。器质性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胆结石或肿瘤也可能表现为类似症状。若疼痛持续加重、伴随黄疸、发热或体重下降,需及时就医排查。中医诊断需结合舌脉如舌苔薄白、脉弦及全身表现,避免自行用药。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劳累、熬夜,减少油腻饮食,保持情绪平稳,以预防肝气郁结的反复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