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中黄土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又称伏龙肝或灶心土,指农村土灶内底部经长期柴草熏烧形成的焦黄色土块。
灶中黄土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虚寒性出血、脾胃虚寒引起的呕吐泄泻等症。其形成需多年柴火煅烧,使黄土吸附草木灰成分并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质地疏松多孔,含钙、硅、铁等无机物。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归脾、胃经,能温补中焦、固摄血液,如《金匮要略》记载的黄土汤即以灶心土为主药,配伍地黄、阿胶等治疗便血、崩漏。现代其止血作用可能与吸附收敛及促进凝血有关。
使用灶中黄土需注意鉴别真伪,正品为红褐色或焦黄色块状,断面有蜂窝状孔隙,无霉变或杂质。因煅烧不充分可能含有害物质,需炮制后入药,通常捣碎煎煮或煅烧后研末。阴虚内热或实热证者忌用,避免与寒凉药物同服。由于现代土灶减少,正品药材稀缺,部分替代品可能采用陶土加工,功效有差异,建议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