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可通过观察呼吸频率是否增快、检查胸壁是否出现凹陷、听诊肺部是否有湿啰音、测量体温是否持续升高、观察口唇是否发绀来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1.观察呼吸频率是否增快:正常小儿呼吸频率因年龄而异,若呼吸明显加快可能提示肺部感染。新生儿每分钟超过60次、婴儿超过50次、幼儿超过40次均需警惕。呼吸急促是肺部代偿性反应,因炎症导致氧气交换不足,身体通过加快呼吸弥补缺氧。
2.检查胸壁是否出现凹陷:严重肺炎可能导致胸骨上窝、锁骨上窝或肋间隙在吸气时向内凹陷。此现象反映呼吸肌过度用力,因肺部通气受阻,需额外用力完成气体交换。凹陷程度与病情严重性相关,需及时就医避免呼吸衰竭。
3.听诊肺部是否有湿啰音:用听诊器检查肺部,若听到细小水泡音或捻发音,可能为肺泡内渗出液所致。湿啰音多出现在吸气相,分布范围与感染区域相关。但部分早期肺炎或支原体感染可能无典型啰音,需结合其他表现综合判断。
4.测量体温是否持续升高:肺炎常伴随发热,体温可达38.5℃以上且反复不退。但新生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无发热,甚至出现低体温。发热程度与病原体类型有关,细菌性肺炎多表现为高热,病毒性肺炎可能为中低热。
5.观察口唇是否发绀:肺炎导致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口唇、甲床等末梢部位呈现青紫色。发绀提示机体已处于缺氧状态,需立即干预。但轻度缺氧可能仅表现为烦躁或嗜睡,需结合血氧监测确认。
小儿肺炎进展较快,尤其婴幼儿症状可能不典型。若出现拒食、精神萎靡或尿量减少,即使无上述典型表现也需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咳药掩盖病情,保持环境通风并补充水分有助于缓解症状。诊疗需严格遵循专业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