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耳炎的严重程度因病情而异,多数情况下及时治疗可完全康复,但延误可能引发并发症。急性中耳炎常见于婴幼儿,表现为耳痛、发热或听力下降,细菌或病毒感染是主要诱因。若早期规范使用抗生素或对症处理,症状通常一周内缓解。但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可能转为慢性,导致鼓膜穿孔、听力损伤,甚至引发脑膜炎等严重感染。
中耳炎的危害性与病原体毒力、患儿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婴幼儿咽鼓管短平,鼻咽部细菌易逆行感染中耳,尤其感冒后高发。化脓性中耳炎会出现剧烈耳痛和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分泌性中耳炎虽无脓液,但积液可能持续数月,影响语言发育期的听力。部分患儿伴随腺样体肥大,可能需手术干预。诊断需结合耳镜、声导抗测试,必要时进行CT检查排除乳突炎。
预防中耳炎需避免二手烟、科学喂养姿势,感冒时及时清理鼻腔。治疗期间禁用硬物掏耳,游泳需佩戴耳塞。观察儿童有无抓耳、烦躁等异常,抗生素使用需足疗程。疫苗接种如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发病率。若出现持续高热、颈部僵硬或平衡障碍,提示可能出现颅内并发症,需急诊处理。愈后定期复查听力,避免用力擤鼻等可能引发复发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