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的治疗需结合病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包括行为训练、心理支持和必要时的药物辅助。多数情况下,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膀胱功能锻炼可有效改善症状,少数需医疗介入。
遗尿症的治疗需分阶段进行。行为干预是基础,如睡前限制饮水、夜间定时唤醒排尿,逐步建立条件反射。膀胱训练可通过延长排尿间隔增强容量,同时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分析规律。心理疏导尤为重要,避免责备或施压,减轻患儿焦虑。若效果不佳,可考虑药物如去氨加压素减少夜间尿量,或抗胆碱能药物改善膀胱过度活动,但需严格遵医嘱。中医针灸或耳穴贴压也可能辅助改善症状。
治疗期间需注意排除器质性疾病,如尿路感染或脊柱发育异常。家长应保持耐心,避免惩罚或过度关注,以免加重心理负担。饮食上减少晚餐后高糖、利尿食物摄入,白天保证正常饮水量。药物使用需监测副作用,如去氨加压素可能引起低钠血症。若学龄期后仍频繁遗尿或伴随尿痛、尿急,需及时就医排查糖尿病、神经系统病变等潜在病因。长期未愈者可能需要尿动力学检查评估膀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