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的症状包括突发性关节剧烈疼痛、受累关节红肿发热、活动受限、症状反复发作、关节周围出现痛风石。具体分析如下:
1.突发性关节剧烈疼痛:痛风性关节炎常于夜间或清晨突然发作,疼痛程度剧烈,患者常描述为刀割样或撕裂样痛感,多始于大脚趾关节,也可累及足背、踝关节等部位。疼痛在发作后12小时内达到高峰,可持续数日至数周,未经治疗可能逐渐加重。
2.受累关节红肿发热:发作时关节及周围软组织明显红肿,皮肤紧绷发亮,触摸可感知局部温度升高。炎症反应导致血管扩张和渗出,红肿范围可能超出关节区域,伴随明显压痛,轻微触碰即可引发剧烈疼痛。
3.活动受限:由于关节肿胀和疼痛,患者常无法正常活动患肢,行走、站立或弯曲关节时痛感加剧。严重时甚至无法承受衣物或床单的重量,需保持固定姿势以减轻不适。
4.症状反复发作:痛风性关节炎具有间歇性,首次发作后症状可能完全消失,但多数患者会在数月或数年内复发。随病情进展,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受累关节可能从单侧发展为双侧或多关节同时发作。
5.关节周围出现痛风石:长期未控制的痛风可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周围沉积,形成皮下结节痛风石,常见于耳廓、手指、肘部等。痛风石可能导致关节畸形、骨质破坏,严重时穿透皮肤形成溃疡并排出白色粉笔样物质。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需避免关节负重,严格限制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等。发作期间应多饮水促进尿酸排泄,但避免酒精和含糖饮料。长期管理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控制血尿酸水平,定期监测肾功能。关节出现持续红肿或发热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