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号脉时把的是桡动脉。桡动脉位于手腕内侧,靠近拇指一侧,是中医诊脉的主要部位。通过触摸桡动脉的搏动,中医可以感知脉象的变化,进而判断体内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状态。
中医脉诊的理论基础源于古代医学经典,认为人体气血运行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桡动脉的搏动能够反映气血盛衰、阴阳平衡以及脏腑功能是否协调。脉象分为多种类型,如浮脉、沉脉、迟脉、数脉等,每种脉象对应不同的生理或病理状态。例如,浮脉可能提示外感表证,沉脉可能反映内伤里证。通过综合分析脉象特点,中医可以辅助诊断疾病并指导治疗。
进行脉诊时需注意环境安静,避免干扰。诊脉前不宜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以免影响脉象真实性。医者需集中注意力,以指腹轻触患者桡动脉,感受脉搏的力度、频率和节律。不同季节、时辰或体质可能影响脉象表现,需结合其他诊断方法综合判断。现代医学中的桡动脉检查与中医脉诊目的不同,不可混淆。脉诊虽有一定参考价值,但需结合望闻问切四诊合参,避免单一脉象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