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舌苔颜色通常呈现为薄白或淡白色。舌苔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和食物残渣等组成,其颜色变化可反映身体状况,但薄白苔是健康人群最常见的表现。
舌苔的形成与口腔环境、消化功能及全身健康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舌面覆盖一层均匀、湿润的薄白苔,透过舌苔隐约可见淡红色的舌质。这种颜色说明脾胃运化功能良好,体内津液充足,且无明显病理因素干扰。中医认为,舌苔由胃气上蒸形成,健康状态下胃气充足但不亢盛,因而呈现淡白。现代医学则指出,舌苔的白色主要源于角化细胞和微生物群的平衡状态。若舌苔过厚、发黄或出现其他异常颜色,可能提示湿热、积食或感染等问题。
观察舌苔时需注意排除干扰因素。晨起时舌苔可能稍厚或偏干,属正常生理现象;饮食中的色素如咖啡、火龙果可能短暂改变舌苔颜色,需与病态区分。舌苔观察应结合舌质、舌体形态等综合判断,单一颜色变化未必代表疾病。长期吸烟者舌苔可能偏厚偏黄,但未必伴随病理表现。若舌苔突然出现显著变化如发黑、剥落,或伴随口干、口苦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