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舌苔呈薄白均匀状,质地湿润,紧贴舌面,透过舌苔隐约可见淡红色的舌质。舌苔由脱落的上皮细胞、食物残渣和细菌等组成,是反映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健康状态下,舌苔薄而清爽,无异常颜色或厚重感,舌体柔软灵活,边缘无齿痕。
健康舌苔的形成与口腔环境、消化功能密切相关。唾液分泌充足时能清洁舌面,维持薄白苔;脾胃运化正常时,苔色均匀不黏腻。观察舌苔需注意四个要点,颜色以淡白为佳,黄苔可能提示内热;厚度不超过1毫米,过厚可能反映湿浊内蕴;润燥程度应适中,过干或过滑均属异常;分布需均匀,局部剥落可能提示阴虚。晨起时舌苔稍厚属正常现象,进食或刷牙后会减轻。某些药物、食物可能短暂改变苔色,需与病态变化区分。
观察舌苔应在自然光线下进行,避免有色光源干扰。检查前避免进食染色食物或刷牙,保持口腔自然状态。舌诊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单凭舌苔变化不能确诊疾病。长期吸烟者多见厚腻黄苔,属特殊人群的常见表现。婴幼儿舌苔多变,哺乳期可能出现奶苔,需与病理性白苔鉴别。舌苔突然增厚、颜色改变或伴随舌痛、裂纹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日常维护舌健康可通过适量饮水、均衡饮食及正确刷牙时轻刷舌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