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并发症包括运动功能障碍、吞咽困难、语言障碍、情绪障碍、肺部感染。具体分析如下:
1.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后常见肢体无力或瘫痪,多因大脑运动区受损导致。早期表现为单侧肢体活动受限,后期可能进展为肌肉萎缩或关节挛缩。康复训练需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介入,通过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僵硬,结合针灸刺激神经功能重建。严重者需使用支具矫正姿势,避免足下垂或肩关节半脱位。
2.吞咽困难:脑干或皮质吞咽中枢受损可导致饮水呛咳、进食困难。急性期需评估吞咽功能,采用糊状食物防止误吸。长期吞咽障碍可能引发营养不良,需鼻饲管或胃造瘘维持营养。康复训练包括舌肌按摩、冷刺激咽喉壁,逐步恢复吞咽反射。
3.语言障碍:优势半球损伤易引发失语或构音障碍。运动性失语表现为表达困难但理解正常,感觉性失语则无法理解语言。康复需结合言语训练与视觉提示,如卡片交流。构音障碍者需强化唇舌协调练习,严重者使用电子发音辅助设备。
4.情绪障碍:额叶或边缘系统损伤可能导致抑郁、焦虑或情感失控。表现为情绪低落、哭泣或易怒,影响康复积极性。需心理疏导结合药物调节神经递质,如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家属应避免过度保护,鼓励参与社交活动。
5.肺部感染:卧床导致的误吸或排痰困难易引发坠积性肺炎。表现为发热、痰液黏稠,需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严重者需气管切开或抗生素治疗。预防措施包括床头抬高30度,进食后保持坐位30分钟。
脑卒中后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定期评估康复进展。饮食应低盐低脂,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引发眩晕,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家属需学习基本护理技巧,及时发现并发症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