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确实可能引起发烧症状。尿路感染是泌尿系统受到细菌侵袭引发的炎症反应,当感染累及上尿路如肾脏时,机体免疫系统会释放致热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上调,出现发热反应。这种发热通常伴随寒战、腰痛等全身症状,属于感染性发热的典型表现。
尿路感染分为下尿路感染如膀胱炎、尿道炎和上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多以尿频、尿急、尿痛等局部症状为主,发热较少见;而上尿路感染因炎症波及肾实质或血液,易引发全身反应,发热可达38.5℃以上。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常见,其内毒素可刺激白细胞介素等炎性介质释放,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婴幼儿、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因不典型症状而仅表现为发热,需通过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明确诊断。
出现发热伴排尿异常时,应及时就医排查尿路感染。抗生素是主要治疗手段,但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发热期间需多饮水促进细菌排出,同时监测体温变化。反复发热或高热不退可能提示感染加重或存在尿路梗阻等并发症,需进一步影像学评估。糖尿病患者、孕妇等高风险人群更需警惕尿路感染引发的脓毒症,早期干预是关键。日常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憋尿等措施可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