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痛经常用穴位包括三阴交、关元、子宫、足三里等。这些穴位通过调节气血、温经散寒、缓解子宫痉挛发挥作用,临床研究表明针灸可显著降低前列腺素水平,从而减轻疼痛程度。
三阴交作为脾肝肾三经交汇点,是治疗妇科疾病的核心穴位,配合关元穴可增强温煦下焦的效果。子宫穴位于下腹部,直接作用于盆腔器官,针刺时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足三里作为强壮要穴,通过调节免疫和内分泌功能间接缓解痛经。临床常配合艾灸或电针增强疗效,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尤其适合隔姜灸神阙穴。月经来潮前一周开始治疗,连续三个周期效果更稳定。
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自行针刺腹部穴位以防损伤内脏。皮肤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或妊娠期女性禁用。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注意腰腹部保暖。若出现晕针现象需立即停止操作。部分患者初次针灸后可能出现经量暂时性增多,属正常气血调节反应。建议结合妇科检查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严重痛经需配合中药或西药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