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道感染主要由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引起,常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其他病原体如变形杆菌、克雷伯菌等也可能导致感染。细菌通过尿道口上行进入膀胱、输尿管甚至肾脏,引发炎症反应。女性因尿道较短且靠近肛门,感染风险更高。性生活、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等因素也会增加患病概率。
泌尿道感染的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及下腹不适,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或发热。诊断需结合尿液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药物,疗程通常为3-7天。反复感染者需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慢性病,如糖尿病。日常生活中,保持充足饮水、避免憋尿、注意会阴部清洁有助于预防感染。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水平下降,黏膜防御能力减弱,可考虑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降低复发风险。
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避免自行停药导致耐药性。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提示感染可能累及肾脏,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及孕妇发生泌尿道感染时,病情易进展迅速,应密切监测。日常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产品,选择棉质内裤并勤换洗。性活动后及时排尿可减少细菌滞留风险。若感染反复发作,建议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或膀胱镜排查潜在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