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骨折可通过保守治疗如固定制动、手术治疗如钢板内固定、药物镇痛、康复训练改善功能、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保守治疗如固定制动:肩胛骨骨折若未移位或轻度移位,通常采用保守治疗。使用三角巾或肩关节固定带将患肢悬吊,限制肩关节活动,避免骨折端进一步移位。固定时间一般为3-6周,期间需密切观察疼痛及肿胀变化。保守治疗适用于大多数稳定性骨折,愈合后功能恢复良好。
2.手术治疗如钢板内固定:对于严重移位、关节面受累或合并其他损伤的骨折,需手术干预。手术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常用钢板或螺钉稳定骨折端。术后早期需保护性制动,逐步恢复活动。手术治疗能有效恢复解剖结构,减少后期功能障碍。
3.药物镇痛:骨折后疼痛明显,可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或局部外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但需避免长期依赖。药物镇痛需结合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同时注意胃肠道及肝肾不良反应。
4.康复训练改善功能:骨折愈合后需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如钟摆运动。随着愈合进展,增加主动活动及力量训练,如爬墙练习、弹力带锻炼。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负荷导致二次损伤。
5.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治疗期间需定期拍摄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及愈合进度。若发现愈合延迟或移位,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复查频率根据病情而定,通常每2-4周一次,直至完全愈合。
治疗过程中需保持患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饮食宜富含钙质及蛋白质,促进骨骼修复。出现异常疼痛、肿胀或活动受限时,立即就医。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加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