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属于低烧范围。正常成年人的腋下体温通常在36.0℃-37.0℃之间,口腔或耳温稍高,约36.3℃-37.2℃。当体温超过37.3℃但低于38.0℃时,医学上定义为低烧。这一范围的体温升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是否需要干预。
低烧的常见原因包括轻微感染、疲劳、应激反应或环境温度过高。例如,普通感冒、咽喉炎或轻度细菌感染都可能表现为低烧。免疫系统活跃时,体温也可能轻微上升,属于正常防御反应。若伴随头痛、乏力或肌肉酸痛,可适当休息观察。但持续低烧超过三天,或伴有皮疹、关节痛等异常症状,需警惕慢性炎症、结核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潜在问题,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测量体温时需确保方法正确,避免运动、饮食或情绪波动后立即测量。低烧期间应多饮水,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若体温接近38.0℃或出现明显不适,可考虑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拭。避免随意服用退烧药,尤其是未明确病因时。儿童、孕妇或慢性病患者出现低烧更需谨慎,建议尽早咨询医生。记录体温变化趋势和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快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