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煎煮过程中出现烧焦、糊化的情况,不建议继续服用。糊化的中药不仅药效降低,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额外负担。
中药煎煮讲究火候和时间控制,目的是充分提取有效成分。一旦烧焦,药物中的有机成分可能发生质变,生成焦糊物或致癌物质。例如,部分含糖类或淀粉的中药糊化后易产生丙烯酰胺,长期摄入可能危害健康。焦糊会掩盖原有药性,甚至改变药物作用方向,比如清热药可能转为燥热性质,反而加重症状。
煎药时需全程留意火候,避免干烧或水分蒸发过快。使用砂锅或不锈钢锅更易控制温度,忌用铁锅或铝锅。若不慎煎糊,应立即关火,倒掉药材清洗器具,重新配药煎煮。特殊药材如附子、乌头等毒性较强,煎糊后必须废弃,不可冒险服用。日常储存药材需防潮避光,变质或霉变的药物同样不可使用。服药期间出现恶心、头晕等异常反应,应及时停用并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