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可能出现腹部胀痛、皮肤黄染、下肢水肿、消化道出血、意识模糊。具体分析如下:
1.腹部胀痛: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腹腔内液体积聚形成腹水,压迫内脏神经引发持续性胀痛。肝脏包膜受牵拉也可能产生钝痛,尤其在劳累后加重。腹水增多时膈肌上抬,伴随呼吸困难。
2.皮肤黄染:肝脏功能减退使胆红素代谢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沉积在皮肤和巩膜,呈现橙黄色。可能伴随皮肤瘙痒,因胆汁酸盐刺激神经末梢所致。
3.下肢水肿: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渗入组织间隙。水肿常从脚踝开始,逐渐向上蔓延。长期卧床者骶尾部也可能出现压陷性水肿。
4.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是典型表现,呕血呈鲜红色或咖啡渣样。肠道淤血可能引发黑便,出血量大时伴随心悸、冷汗等休克前兆。
5.意识模糊:血氨等毒素无法被肝脏代谢,透过血脑屏障干扰中枢神经功能。早期表现为嗜睡或昼夜颠倒,严重时出现扑翼样震颤、昏迷。
肝硬化症状出现后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损伤肝脏的药物。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戒除酒精,防止病情加速恶化。保持情绪稳定,减少因门静脉压力骤增导致的出血风险。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