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感冒的治疗需根据症状轻重采取不同方法,轻症以休息和对症处理为主,重症需及时就医。中医将伤寒感冒归为外感风寒,治疗以辛温解表为原则,常用麻黄汤、桂枝汤等方剂;西医则针对发热、头痛等症状使用解热镇痛药,并强调补液与营养支持。
伤寒感冒初期需区分风寒与风热证型。风寒型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可用生姜红糖水或中成药如感冒清热颗粒;风热型则以发热重、恶寒轻、咽痛为特点,适合银翘片等清热解毒药物。西医建议多饮水,体温超过38.5℃可服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若出现持续高热、意识模糊、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诊,排除流感或其他并发症。
治疗期间需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生冷油腻。风寒型感冒可适当保暖,风热型则不宜捂汗。服药需遵医嘱,尤其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慎用复方感冒药。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无效,滥用可能引发耐药性。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自行用药可能加重病情。预防方面,注意保暖、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流感季节可接种疫苗。若症状3日内无缓解或反复发热,需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