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得了败血症应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维持体力、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保持环境清洁减少感染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1.立即就医接受专业治疗:败血症病情进展迅速,需在医疗机构进行紧急处理。通过血培养和药敏试验明确致病菌,针对性选择治疗方案。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感染,避免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患者需转入重症监护室,必要时进行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2.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败血症的核心手段,需足量足疗程使用。未经医生指导不得随意调整剂量或停药,避免耐药性产生。联合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过敏反应或副作用应及时反馈给医护人员。
3.加强营养支持维持体力:败血症会导致机体代谢亢进,需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吞咽困难者可选择流质或鼻饲营养液,必要时静脉输注氨基酸和脂肪乳。适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纠正电解质紊乱。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加重胃肠负担。
4.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每2-4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观察意识状态和尿量变化,警惕感染性休克或急性肾损伤。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瘀斑等异常需立即处理。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和深静脉血栓。
5.保持环境清洁减少感染风险:病房每日消毒,限制探视人数。接触患者前后需彻底洗手,伤口敷料及时更换。避免留置导管等侵入性操作,必须使用时严格无菌技术。室内温度适宜,定时通风但避免直吹。
败血症治疗期间需记录症状变化和用药时间,家属应学习基本护理技能。康复阶段避免剧烈活动,逐步恢复日常作息。定期复查血象和炎症指标,发现反复发热或乏力及时就诊。心理疏导同样重要,缓解焦虑情绪有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