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贺氏菌病常见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粪便带黏液或脓血。具体分析如下:
1.发热:志贺氏菌感染后体温迅速升高,可达38至40℃,伴随寒战或全身乏力。发热通常出现在腹泻前1至2天,持续3至5天,严重者可能出现高热惊厥。
2.腹痛:腹部绞痛多位于下腹或脐周,呈阵发性加剧,排便后短暂缓解。肠蠕动增强导致肠痉挛,严重时可能误诊为急腹症。
3.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可达10至30次,初期为水样便,后期转为黏液便。频繁腹泻易引发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婴幼儿及老年人症状更显著。
4.里急后重:直肠受炎症刺激产生持续便意,排便后仍有肛门坠胀感。症状严重时可能伴随肛门括约肌痉挛,影响正常活动。
5.粪便带黏液或脓血:结肠黏膜溃疡出血导致粪便混有血丝或脓液,典型表现为果酱样便。镜下可见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需与阿米巴痢疾鉴别。
患者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物。接触患者排泄物后需彻底消毒双手,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意识模糊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