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轻症可能自行缓解,重症可能引发听力损伤或颅内感染等并发症。是否严重需结合具体症状、病程及个体健康状况综合判断,及时就医是关键。
中耳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中耳炎常见于儿童,多由感冒或上呼吸道感染引发,表现为耳痛、发热、听力下降等,通常通过抗生素治疗可痊愈。慢性中耳炎可能反复发作,伴随持续耳漏或鼓膜穿孔,长期未治疗可能导致听力永久性减退或引发胆脂瘤等严重病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如乳突炎、脑膜炎或面神经麻痹,这类情况需紧急处理。婴幼儿、免疫力低下人群或合并慢性疾病者风险更高,需格外警惕。
预防中耳炎需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保持鼻腔通畅,正确擤鼻,避免用力过猛。游泳或洗澡时防止耳道进水,耳部不适时勿自行掏挖。出现耳痛、流脓、持续耳鸣或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用药,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防止耐药性。慢性中耳炎患者需定期复查,监测听力及鼓膜恢复情况。术后护理或鼓膜置管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及耳部受压。日常注意增强免疫力,减少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