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听诊异常及病情动态观察。具体分析如下:
1.临床表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是常见症状,重症可能出现鼻翼扇动或口唇发绀。婴幼儿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拒奶、嗜睡或烦躁。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体温反复波动需警惕。咳嗽初期干咳,后期可能伴痰鸣。呼吸频率增快是重要指标,不同年龄标准不同,需对照正常值评估。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是确诊关键,可见肺纹理增粗、斑片状阴影或实变影。CT用于复杂病例,能发现早期小病灶或胸腔积液。影像表现需与临床症状结合,部分支气管炎患儿胸片也可能显示轻度渗出,需动态复查。新生儿需注意防护,避免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区分细菌或病毒感染,细菌性肺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辅助判断感染程度。痰培养明确病原体,但婴幼儿取样困难。血气分析评估缺氧和酸碱平衡,重症需监测。部分病例需进行呼吸道病毒抗原检测。
4.听诊异常:肺部湿啰音是典型体征,早期可能仅为呼吸音粗糙。细湿啰音提示肺泡渗出,粗湿啰音多见于支气管分泌物。部分患儿出现哮鸣音,需与哮喘鉴别。听诊需在安静环境下进行,婴幼儿哭闹时可能掩盖异常呼吸音。
5.病情动态观察:轻症门诊治疗48小时无改善需复诊。监测体温曲线、呼吸频率及精神状态的演变。抗生素治疗72小时无效需考虑耐药或并发症。复查胸片确认病灶吸收情况,延迟吸收提示潜在问题。警惕气胸、脓胸等并发症的征兆。
确诊肺炎需综合判断,单一检查不可靠。不同年龄患儿表现差异大,婴幼儿病情变化快,需密切随访。治疗期间避免交叉感染,保持环境通风。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恢复期注意营养支持,促进肺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