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得了肺炎应及时就医确诊并按医嘱用药、保持充足休息和适当补水、维持室内空气流通且温湿度适宜、饮食清淡易消化且营养均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加重。具体分析如下:

1.及时就医确诊并按医嘱用药:肺炎需由专业医生通过听诊或影像检查明确诊断,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针对性治疗。细菌性肺炎需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支持为主,避免滥用药物。用药期间严格遵循剂量和频次,不可自行增减或中断。若出现过敏或不良反应需立即复诊调整方案。
2.保持充足休息和适当补水:患病期间减少活动量,卧床休息有助于减轻心肺负担。发热或呼吸急促时水分消耗增加,需少量多次补充温水或口服补液盐,避免脱水。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次数,年长儿可饮用米汤或稀释果汁。
3.维持室内空气流通且温湿度适宜:每日开窗通风两次,避免冷风直吹。使用加湿器保持湿度在50%-60%,减少呼吸道刺激。室温维持在20-24℃,过高易加重呼吸费力。远离烟雾、粉尘等污染物,防止气道痉挛。
4.饮食清淡易消化且营养均衡:选择粥类、面条、蒸蛋等软烂食物,避免油腻辛辣。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腐,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果蔬。少食多餐,进食时抬高头部防呛咳。食欲差时可暂以流食为主,逐步恢复常规饮食。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加重:每日监测体温、呼吸频率及精神状态。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费力、口唇青紫、嗜睡或烦躁不安,需立即就医。记录咳嗽频率和痰液性状,痰中带血或脓性分泌物提示病情进展。
肺炎恢复期需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复发。衣物被褥定期消毒晾晒,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接种疫苗可降低未来患病概率,但需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类型。接触患儿后应彻底洗手,保持个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