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阴虚与阳虚症状同时出现时,称为脾胃阴阳两虚,属于中医辨证中的复杂证型。这种情况多因久病失调、饮食不节或过度劳累导致阴阳失衡,需通过综合调理兼顾滋阴与温阳。
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咽燥、胃脘隐痛、饥不欲食、大便干结、舌红少津;阳虚则常见畏寒肢冷、脘腹冷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胖。两者并存时,症状可能交替或混杂,如既怕冷又手足心热、腹泻与便秘交替。中医调理需辨证施治,通常以滋阴温阳并举,如选用太子参、山药、白术健脾益气,搭配沙参、麦冬滋阴,佐以干姜、肉桂温中散寒。日常饮食可食用小米粥、南瓜、莲子等平补之品,避免生冷辛辣刺激。
注意事项方面,需避免自行滥用温补或寒凉药物,以免加重阴阳失衡。作息规律、情绪稳定对脾胃功能恢复至关重要,过度思虑或熬夜易耗伤气阴。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通过脉象、舌象等综合判断调整用药。脾胃阴阳两虚的调理周期较长,需耐心配合治疗,逐步恢复机体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