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的主要成分包括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磷酸铵镁和胱氨酸等,其中草酸钙结石最为常见。这些成分在尿液中过度饱和时,可能结晶并逐渐聚集形成结石。结石的形成与尿液成分失衡、代谢异常或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
草酸钙结石占肾结石的70%-80%,通常与高草酸饮食、维生素C过量摄入或肠道吸收异常有关。磷酸钙结石多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或肾小管酸中毒导致。尿酸结石常见于高尿酸血症或长期低尿pH值患者,与嘌呤代谢紊乱相关。磷酸铵镁结石又称感染性结石,由泌尿系统感染引发,细菌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并促进结晶形成。胱氨酸结石较为罕见,属于遗传性疾病,因肾小管对胱氨酸重吸收障碍所致。
预防肾结石需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和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的摄入。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mL以上,以稀释尿液并减少结晶形成。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代谢异常或泌尿系统感染,及时干预可降低结石复发风险。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时,需尽快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