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疝气需要及时就医评估,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保守观察或手术治疗。疝气是新生儿常见问题,主要表现为腹股沟或脐部出现可复性包块,通常在哭闹、咳嗽时突出,安静时消失。多数脐疝会在1-2岁内自愈,但腹股沟疝存在嵌顿风险,需密切监测。
新生儿疝气的处理需结合年龄、类型和症状。脐疝直径小于2cm可先观察,用弹性腹带局部加压促进自愈。腹股沟疝若频繁突出或发生嵌顿包块变硬、疼痛、呕吐,需在6个月至1岁内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嵌顿疝需立即手法复位或急诊手术,避免肠管坏死。早产儿疝气自愈率较低,建议在矫正月龄足月后尽早手术。就诊时应选择小儿外科专科,超声检查可明确疝环大小及内容物性质。
护理期间避免过度哭闹和便秘,减少腹压增高因素。每日检查包块是否可回纳,发现红肿、发热需急诊处理。术后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两周内避免剧烈活动。母乳喂养有助于减少肠胀气,降低复发风险。注意区分脐疝与脐茸、脐窦等畸形,后者需要不同治疗方案。定期随访至学龄前,监测有无复发或对侧新发疝。疫苗接种不受疝气影响,但嵌顿术后需间隔1-2周再接种。